智慧農業百科
- 智能滴灌系統
- 2024-09-27
- 智能噴灌系統
- 2024-09-27
- 畜禽養殖監控系統
- 2023-11-17
-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
- 2023-11-17
- 物聯網水產養殖環境監...
- 2023-11-17
- 農產品追溯系統
- 2023-11-17
- 大田種植環境監控系統
- 2023-11-17
- 現代農業監測系統
- 2023-11-17
- 生態觀光農業監測系統
- 2023-11-17
- 農業數字化管理系統
- 2023-11-17
物聯網資訊
- 智慧農業生態性的具體表現發表日期:2016-07-18 來源:托普云農 瀏覽次數:3919次
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,智慧農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追捧,但我們必須時刻牢記,農業是人類食物的來源,關乎著人類的生死存亡。因此,智慧農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讓農業變智能而已,更要注重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,以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,唯有這樣,智慧農業才能更“生態”,才能更具生命力。智慧農業生態性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1、運行系統化
生態智慧農業把農業種養、農業環境與農業生產者、銷售者、消費者作為一個有機整體,深刻挖掘各要素間存在的密切關系,在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友好的前提下,努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不難理解,農業生產依托光照、水分、土壤、溫度等眾多因素,我們發展種養業,肯定需要向自然環境索取,但切忌超越自然環境的承載限度,否則生態難以修復,資源無法再生。同時,種養業離不開人的參與,需要依賴人類的體力和腦力才能運轉,反過來,種養業在滿足人類對食物需求的基礎上,還務必為人類提供舒適的生存環境,唯有如此,整個農業產業鏈才能周而復始、生生不息。因此,智慧農業是由種養業、農業環境和涉農者構筑的相互影響、相互促進的經濟、社會和生態系統。這體現了智慧農業與社會發展的統一。
2、質量安全化
生態智慧農業既要求產出健康營養、食用安全、綠色生態的農產品,還要維護農業用水、土地、種質資源等永續利用,最重要的是保障人類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。安全化的農產品對生產源頭提出了較高的標準,要求源頭無工業污染、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等,在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服務等領域,規定從業者應加強自律,各相關部門則加強對安全環境、安全農資、安全技術和安全產品的監督和管理,從而為人類生存提供環境友好型、健康安全型食品。這體現了智慧農業與產品質量安全的統一。3、資源持續化
生態智慧農業不但要滿足當下社會的各種需求,而且要給未來人類提供足夠的資源保障,維護生態的總體平衡。生態智慧農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倡多維度、多層次、綜合性的農業種養方式,一方面,它大力發揚傳統農耕的可貴做法,如秸稈養畜、間作套種、輪作復種等,盡可能減少農業化學品的投入;另一方面,它依托土壤水分、環境溫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、圖像等各種傳感節點和通信網絡,實現農業環境的智能感知、智能預警、智能決策、智能分析、專家在線指導,為種養殖提供智能決策,實現農業資源利用最大化。這體現了智慧農業與生態和諧的統一。
4、環境優美化
生態智慧農業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,不僅體現在為我們提供安全美味的農產品,還體現在創造休閑舒適的農業環境,為人類生活添加更多的優美景致和人文關懷。生態智慧農業的發展,應盡可能遵循萬物發展的自身規律,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時候,不是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,而是通過農事活動,使自然生態更美,讓人類生活更多彩。這體現了智慧農業與以人為本的統一。